其可印定此上寒下热。伤风伤寒,皆热蒸汗出,中暑病湿亦然。
此证乃久病,以渐而血枯于内,先由脾不摄血,下行有若崩漏,胞门子户之血渐亡,转吸大肠之血亦尽,又转吸胃中之血亦尽,下脱之血始无源而止。《医贯》胃虚不能制水者,以补土为主,补中益气汤、六君子汤等。
贯众浓煎一盏半,分三服连进,片时一咯骨自出。说详《伤寒·阳明篇》。
食积生痰,多成疟痢,痞块,口嗳食臭,山楂、神曲、麦芽、枳壳、木香、黄连。 病微则但僵仆,气血流通,筋脉不挛,发过如故。
风寒外束,气不外越,止从鼻窍上出,则鼻气盛而喘息有音,初时气势上壅之甚,故化水速而多,且清;后则势略缓,故涕不即出,久蒸而成浊。亦治马肝、漏脯等毒。
凡喉证,用诸冷药不效者,宜姜汁。夏月不嗽,亦加人参三二分,并五味、麦冬救肺受火邪也。